百科知识

主歌副歌是怎么划分的啊

主歌副歌是怎么划分的啊

在上一期的音乐理论科普中,剧小院带领大家初步了解了奏鸣曲与奏鸣曲式的区别。那么在实际应用中,它们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今天,剧小院将继续为大家深入解读这一主题。

很多人误以为“奏鸣曲式”等同于“奏鸣曲”,但实际上奏鸣曲并不等于奏鸣曲式。就像“鱼香肉丝”并非真正的鱼,“东四十条”并非真正的四十五条街一样,它们的名字和实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奏鸣曲是一种多乐章的奏鸣套曲,而奏鸣曲式则是一个乐章的曲式结构。从上一期的内容来看,奏鸣曲的第一乐章大多采用奏鸣曲式,而奏鸣曲式的应用则不仅限于奏鸣曲中,交响套曲的第一乐章也经常采用这种结构。

对于音乐院校的学子们来说,无论是作曲系的专业课还是其他系的公共课,“奏鸣曲式”似乎总是难以避免的学习重点。作为一种复杂的大型曲式结构,奏鸣曲式有一套固定的结构布局,但同时也有千变万化的表现形式,难以识别。

为了更好地理解奏鸣曲式,我们可以将其与流行歌曲的结构相比较。流行歌曲有主歌、副歌、前奏、间奏和结尾等部分,这些部分共同构成了歌曲的形式(form)。同样地,古典音乐也有其固定的结构布局,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种“套路”。奏鸣曲式也分为几个部分,其结构与电视剧的“套路”十分相似。

具体来说,奏鸣曲式分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个部分。呈示部相当于电视剧的开头,主要呈现主题和副主题,如同电视剧中的主要角色出场,展示各自的性格特点。展开部则如同剧情的发展,矛盾冲突逐渐升级。再现部则是对呈示部的再现,此时主题和副主题经过一系列的挫折和磨合,矛盾得到解决,最终达成圆满的结局。

除了这些基本部分,奏鸣曲式还有其他结构如引子、连接部、结束部、尾声等。在贝多芬的作品中,调性的运用更加灵活多变,出现了三度关系的调性等创新做法。

学习了这么多关于奏鸣曲式的知识后,不妨打开贝多芬“悲怆”第一乐章的音频,尝试分析其结构吧。

文案:赵雨暄

编辑:陈书羽

希望剧小院的解读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奏鸣曲式的结构和应用。


主歌副歌是怎么划分的啊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