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人的自我反思
身为一个自认为读书人的人,我不得不承认,尽管我付出了几乎毕生的努力,读过的书籍也数量众多,但我似乎并没有拥有写作的天资。为何如此努力,却依然无法在这方面取得成绩呢?
难道上天对我真的没有怜悯之心,不愿给予我苦心追求的回报,让我无法感受到半点成功的喜悦与乐趣吗?多年前,我曾豪言壮志,即使面对嘲笑,也要坚持到八十岁也要成为作家。然而如今,我依然一事无成。
在这个时代,成为作家并不一定能带来功成名就或发家致富。实际上,许多自称是作家的人,生活往往拮据困顿。那些外表看似成功的人,其背后的真实情况恐怕并不为我们所知。
或许这么多年来,我的心从未真正平静下来。虽然我写下的文字,自己几乎从不满意,但只要我想写,总会流淌出一些所谓的文字。我自认为这些文字是发自内心的,没有虚假的造作和浮夸,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心意。
虽然谈不上得心应手,但这也算是心灵的流露。对于某些人来说,写出好文章可能并不困难,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章的布局和文字的简洁,能够吸引人和引人关注,就像围棋高手一样,看似简单,但许多人却难以落笔。
能写文章确实是一种本事,让人不得不佩服。每个人都认识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字组成文章。正如棋手面对棋局,有些人会绞尽脑汁也难以落子。
年轻时,我更喜欢外国作家。尽管我阅览过一些国内杂志与书籍,但与外国名家相比,我认为许多国内作家的作品实在不值一提。我时常想,不知道五十年甚至一百年后,会有多少人记得现在的那些所谓作家的名字。
我相信,无论过多久,总会有人喜欢卢梭、托尔斯泰、杰克伦敦等作家的作品。他们的作品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让人感动落泪。这才是真正的文学作品。
文字与文章的世界深不可测。为什么有的文字如此引人入胜,而有的却平淡无奇?许多写作者对自己的文字有清晰的认识,因为只有当知道文字的分量后才能真正理解写作的精髓。这些心得或许有些杂乱无章,但这是我作为写作人的真实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