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龄提前一年半,预测身高仅达1米67,杭州妈妈心急如焚
近日,浙江省医院儿科罗晓明医生分享了一个病例,让人关注起孩子的身高问题。这个男孩在看医生时,虽然只有12岁半,但骨龄已经相当于14岁的青少年。根据骨龄预测,他的成年身高可能只有1米67。面对这样的预测,妈妈赵晨心如火焚。
赵晨的儿子小彬今年初三,身高在班级里属于中等水平,达到1米73。但在此之前,小彬的身高增长一直让赵晨担忧。她发现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后几乎没怎么长个,与其他孩子相比,身高增长明显滞后。
赵晨带着小彬来到省医院进行检查,结果显示骨龄提前,比实际年龄大了一岁多。医生告诉她,根据遗传身高,孩子应该能达到1米72,但根据骨龄预测的最终身高只有1米67。赵晨后悔不已,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监督孩子进行运动尝试。
为了帮助孩子长高,赵晨制定了一份运动处方,结合医生的建议,重点监督孩子的运动。每天放学后,她陪孩子一起打篮球,进行投篮练习和三步上篮。下雨天则进行跳绳和摸高练习。周末还报名了篮球班和游泳课程。
除了运动,赵晨还调整了孩子的饮食,强调膳食平衡和营养充足。医生建议在饮食上多吃鱼类和牛肉,于是赵晨的菜谱就围绕着这两种食材展开。她还为孩子制定了每天的早餐和晚餐菜单,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
坚持了一年的训练和饮食调整,小彬的身高有了明显的增长,一年时间内长高了8厘米,达到了1米73。这个结果让赵晨感到非常欣慰。
罗晓明医生指出,运动确实可以促进生长激素的,有助于孩子长高。家长在帮助孩子运动长高时也存在一些误区。例如,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跳绳一次能跳几百个就能达到长高的效果,其实这是一种误区。罗医生强调,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才更有利于生长激素持续。家长不必要求孩子一次跳多少,而是要注重坚持运动,保持适当的心率运动20分钟以上。
罗医生还提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睡眠和骨龄测试。晚上9点到凌晨1点是生长激素的高峰期,孩子需要保证深度睡眠。建议男孩子10岁、女孩子8岁时进行骨龄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