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间故事:寒衣节送寒衣
在民间,有三个被称为鬼节的节日,分别是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习俗和禁忌。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与寒衣节有关,这是阴历十月初一的一个传统节日。寒衣节,顾名思义,就是天气变冷,人们要为已去世的亲人焚烧纸衣纸裤的节日。
阿平在镇上买烧鸡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个刚从坟地回来的村民。那人提醒他,十月初一即将到来,别忘了给他母亲送寒衣。阿平尴尬地点头,匆匆离去。那人看着他的背影,不满地嘀咕:“真是个没用的东西。”
为何大家对阿平有这样的评价?这还要从他的母亲张老太太说起。阿平的父亲早逝,张老太太独自抚养阿平长大,她的坚强和毅力让人敬佩。阿平的性格却越来越懦弱。
阿平娶了一个镇上的媳妇,她性格自私霸道,两家的条件相差甚远。刚结婚时,张老太太身体尚好,还能进山采补贴家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大,媳妇开始抱怨,对张老太太动辄责骂,对阿平更是趾高气扬。阿平对此只能默默忍受。
张老太太因病去世已经一年多的时间,阿平和媳妇除了下葬时去过坟地,之后就没有再去过。阿平看着媳妇心情不错,试探着提出给母亲烧寒衣的事,结果遭到媳妇的激烈反对。她指责婆婆活着的时候没少说她坏话,而且认为死后没必要那么讲究。阿平只好作罢。
到了十月初一的夜里,阿平的媳妇突然感到一阵阵发冷,醒来时看到张老太太坐在炕上,身边还有一位老头。她战战兢兢地看着婆婆和公公的对话,原来他们是想告诉媳妇和懦弱的阿平,他们需要寒衣来保暖。媳妇惊恐万分,向公婆道歉并保证以后会好好过日子。
随着阿平的声音叫醒她,她发现自己还在被窝里。第二天一大早,阿平和媳妇带着纸衣纸裤和供品去给母亲上坟。回家后,他们改变了态度,开始踏实过日子。有人说这是张老太太的远见,给懦弱的阿平找了一个能撑起家的老婆。
或许这些鬼节并没有实际的意义,但它们存在也许有它们的道理。至少对于活着的人来说,可以通过这些节日来祭奠和怀念逝去的亲人,给予心灵上的慰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