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部分数码爱好者都是从2015年的安卓手机开始认识Type-C接口的。
许多用户可能不知道,电脑端的显示器上也配备了Type-C接口。对于刚入门的显示器购买者来说,了解显示器上常见的几种接口是非常必要的。结合自己现有的或即将购买的设备,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显示器。
那么,显示器上通常都有哪些接口呢?
现在的新显示器主要配备了以下几种接口:HDMI、DP、U-A、U-C、3.5mm以及电源接口。而比较老旧的接口,如VGA和DVI,已经较少出现在现代显示器上。
和U协议一样,HDMI接口也有不同的版本,包括HDMI 1.1/1.2、HDMI 1.3、HDMI 1.4、HDMI 2.0和最新的HDMI 2.1。现代显示器通常配备HDMI 1.4或更高版本的接口,支持更高带宽的视频规格。
DP接口自2006年诞生以来也经历了多次迭代更新。早在DP 1.2时代,就已支持21.6Gbps的DCI-4K视频。DP接口的不同版本也支持不同规格的视频传输和分辨率。
值得一提的是,Type-C接口并不等同于U 3.0接口。Type-C是一种接口形态,而U 3.0是一种传输协议。例如,许多手机上的Type-C接口可能只支持U 2.0协议。
U接口已经走过了24个年头,经历了多个版本的迭代。目前,U 2.0、U 3.0和U 3.1是最常见的版本。这些不同版本的U接口主要区别在于传输速率。例如,U 3.0支持5Gbps的传输速度,而U 3.1则达到了10Gbps。U 3.1还分为Gen1和Gen2,速度有所不同。
了解这些接口的传输速率非常重要,因为除了电脑输出端之外,显示器等显示设备以及连接显示器和电脑之间的线材都需要满足相应的带宽和视频规格,以确保最佳的使用体验。
自从2014年U-C规范发布以来,许多电子设备如安卓手机、笔记本电脑、台式机、显示器甚至游戏机都开始采用这种接口。Type-C接口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例如,通过显示器的Type-C接口和一根C-C线材连接到笔记本上,可以实现65W的充电功能,为桌面带来无线化和简约化的便利。通过Type-C接口还可以给iPad传输视频信号和供电,提升iPad的生产力。也可以通过Type-C接口给安卓手机扩展一个大屏幕,实现手机内容的投屏。
对于一台显示器来说,了解最常见的几类接口是非常重要的。在一些高端或偏生产力和商用的显示器中,全功能的Type-C接口更是功能强大且体积小巧。除了上述介绍的应用场景,大家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更多Type-C接口的应用场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