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教育的“关键期”,又被称为“黄金时期”或“敏感期”,指的是人生中学习的最佳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效果最佳,付出的努力能收获最大的成效。一旦错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同样的教育,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难以弥补。
洛伦兹等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在动物早期发育过程中,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对某些行为或反应的学习最容易。这个关键的时期被称为“关键期”。当这一理论被引入到早期儿童发展教育领域时,人们发现人类的智力、能力和习惯的发展也存在着类似的“关键期”。
通过真实的案例,如“狼孩”卡玛拉姐妹和日本士兵横井庄一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关键期的重要性。前者因为在关键期内没有接受正常的教育,导致以后的发展受到严重障碍;而后者则在关键期内接受了教育,即使经历了长时间的野蛮生活,也能迅速恢复正常人的生活。这些都说明,关键期的教育对于人的一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心理学家丹尼士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他通过一系列实验发现孤儿院的新生婴儿如果在出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得不到正常的社交和教育环境,他们的生理机能会逐渐退化,最终变得难以恢复正常人的生活。这再次强调了关键期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把握这个关键期呢?除了遵循教育的科学序列,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状况制定具体的教育计划外,还需要知道一些具体的关键期。如婴儿学习咀嚼的关键期是6个月,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是8个月,口头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是2到3岁等等。这些关键期的出现与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紧密相连,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引导。
习惯养成教育也有关键期,幼儿期被认为是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的脑发展迅速,心理上也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同时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教育者需要在这个阶段对儿童进行适当的教育和引导,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关乎孩子的一生发展,错过的关键期可能会带来难以弥补的影响。家长和教育者需要重视关键期的教育,让孩子在黄金年龄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抓住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家长和教育者需要了解关键期的理论,明确各个阶段的教育重点,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引导,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