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四方罗马柱和圆形罗马柱

四方罗马柱和圆形罗马柱

今天,小君想和大家聊聊宫殿里的柱子。在古代的宫殿建筑中,柱子的样式基本上都是传统的风格。到了清末时期,随着“向西方学习”的热潮,许多西方宫殿的柱子传入了。这时,许多建筑也开始采用西洋式的柱子,使得式建筑,尤其是宫殿建筑,呈现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特色。接下来,小君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最常见的,外国宫殿所使用的柱子样式。

说到柱子的样式,我们可以简称为“柱式”。柱式是一个建筑专有词汇,它指的是柱子的整体样式,包括柱身的长细比、柱子头的装饰以及上部檐口的设计。

最早在西方,古希腊人创造了柱式的基本模板,后来罗马人进行了艺术再加工。“古希腊+罗马”的组合成为了后来所有柱式的样式基础。主要有五种柱式:

1. “最简单不过的柱子——塔什干式”

这种柱式非常简洁,几乎没有花纹修饰,柱头呈圆形。你可以在很多外国宫殿中看到它的身影。

2. “充满文人气息”

比塔什干式稍微复杂一些的是陶立克式。它在柱头上增加了些线条,檐口上也多了些小竖线,给人一种文绉绉的感觉,就像一位文人雅士。

3. “卷发之美”

爱奥尼柱式,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柱头处有两个旋涡状的雕饰,宛如两大卷发。

4. “纤细之美”

科林斯柱式是最细的柱式之一,给人一种非常瘦且斯文的感觉。它的柱头为三层外翻的花瓣,檐口有小牙和一些小方块。

5. “混搭风格”

还有一些柱式采用混搭风格,它们不仅仅用一种样式,而是混合使用。最常见的就是爱奥尼和科林斯的混搭,上半截采用爱奥尼的大卷发,下半截采用科林斯的花瓣式,共同组成完美的柱子。

那么,这些柱式通常被用在哪些地方呢?据资料记载,体育馆常用塔什干或者陶立克柱式;而爱奥尼柱式则常被用在、文艺性建筑或歌剧院;科林斯柱式或者混合式则在一些特定的建筑中有所应用。

在清末时期,这些外国宫殿常用的柱式被引进。比如慈禧在回国后的建筑作品中就大量采用了这些西洋柱式。例如畅观楼的柱子就采用了爱奥尼式。

了解完这些后,大家是不是感觉自己瞬间成为了建筑专家呢?以后无论是欣赏国外的建筑还是“中西合璧”的建筑,都可以给家人朋友进行详细的介绍了。不过小君觉得,“中西合璧”的建筑有时候看起来会有些怪异,不伦不类。大家是怎么认为的呢?


四方罗马柱和圆形罗马柱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