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长臂猿的故事:从濒临灭绝到保护工作的深入探索
海南白沙县,晨光熹微之时,李文永开启了他日复一日的守护工作。这一日的开始,便是跟随海南长臂猿监测队的步伐,探寻和保护濒临灭绝的海南长臂猿。作为一级保护动物和世界自然保护(IUCN)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极度濒危物种,海南长臂猿的数量稀少,生活习性难以捉摸,保护工作责任重大。
海南长臂猿的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当时其数量曾超过两千只,分布在海南的多个市县。随着人口增长、森林砍伐和人为猎杀,到上世纪末,这种灵长类动物仅存的家园仅限于霸王岭林区。在环保机构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的保护下,以及护林员们的努力,海南长臂猿的数量开始缓慢增长。如今,其数量已经从几只增加到三十余只。
海南长臂猿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探索与适应。它们在树上寻找食物,如野荔枝、肖蒲桃和大果榕等浆果类植物,同时也会鸣叫寻找同伴。每天早上六点左右,雄猿会先鸣叫四五分钟,随后雌猿和幼猿来到雄猿身边,开始“合唱”。在这个过程中,监测队员们必须跟随它们移动,忍受的环境和可能出现的蛇虫困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