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
白居易曾抱怨被贬谪后的苦闷,感叹“浔阳地僻无音乐”。柳宗元却在这首诗歌中,用一个“幸”字来表达自己的贬谪之乐。虽然也是身处困境,但柳宗元选择积极面对,展现出一种超越苦难的豁达心境。
这首诗歌的背景是,元和五年(810),诗人被贬永州已有五年之久。此时的柳宗元居住在愚溪边,远离朝堂的纷争,享受着自由与安宁。
在溪边的生活中,他选择与农人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一个隐士,过着简单而自在的生活。他亲自参与农事,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傍晚伴着溪水激石的声响而归。这样的农事生活,让他从某种程度上走出了内心的苦闷,面向生活,寻找到了短暂的安慰与心灵的释怀。
在这里,他遇到了淳朴善良的人们,过着简单而富足的生活。他深感,人只要能知足常乐,在哪里都能找到生活的快乐。正如苏东坡所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诗歌的结尾,他写道:“来去之间,碰不到那些庸俗之辈,眼望楚天,一片碧绿,长歌自娱。”这里展现了一个快乐的柳宗元,他在楚天碧空中高歌,留下了余韵悠长的背影。
这首诗歌表达了柳宗元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他面对困境的豁达心境和积极态度。他的诗歌影响了后世许多文人,包括苏东坡,都从中汲取了力量,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保持乐观和豁达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