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古代,远行被称之为“离家”,而在现代,人们称之为“旅游”。或许是时间的流转,赋予了这一行为不同的称谓吧!
在古老的年代,人们为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而安定在一个地方,那个地方便是他们的家。他们害怕流离失所,害怕那种不稳定的生活,因为离开了“家”,便失去了食物、亲人和朋友。如今,大多数人为了生活而奔波,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尽管经历了许多,却发现始终无法在这里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或许是交通的便捷让这一切变得简单,古代日行千里已是极限,而现今只需短暂的一两个小时,就能跨越遥远的距离。在古代,飞鸽传书是最快速的通信方式,仅限于官方或大家族,而如今,只需一部手机和一通电话,便能传达千言万语。
古代的远行,需要备上驴子和包裹,旅途中想着何时能达到目的地,偶尔吟诗作赋以解内心的孤寂。而现代的远行,只需带上和手机,游览各地美景,拍照留念,分享到朋友圈,却可能很快忘记曾经到过这里。
古人似乎拥有充足的时间来欣赏自然的美景,然而真正欣赏的人却不多,只有诗人们用诗词记录下这些美景。而现代人似乎永远都忙碌不堪,一边创造美景,一边又在,用照片记录却也在不断地遗忘。
尽管人们重复着相似的行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价值。从“离家”到“旅游”,反映了人类对生活和时间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