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星现象实际上与所处的社交圈子息息相关,她之所以如此热衷,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所处环境的影响。有些圈子的领导者,其目的就是为了借此牟利。她们会将自己包装成高贵富有的形象,以各种手段诱导未成年人投入其中,甚至对未成年人进行。未成年人和全职主妇是两大容易被影响的。有些学生会宣称家里无条件支持自己追星,成绩依旧名列前茅;而一些家庭主妇则会在家人的全力支持下追星,甚至为能与偶像共进晚餐而努力。这其中不乏有人未成年人隐瞒家人去泰国追星,或者灌输“给爱豆花钱比给男人花钱更值得”的观念。
面对女儿这样的情况,很可能是受到了他人的影响。可以尝试通过不没收手机、断网的方式与她沟通,承诺支持她的追星活动,但必须以不沉迷于其中为前提。比如可以答应带她去演唱会,但手机不能随意给她,以防她继续受到不良的影响。当她在情绪上有所发泄时,家长需要冷静处理,让她在没有“军师”的情况下自己思考问题的本质。
说实在话,即便孩子想要采取过激行为,家长也能够通过自身经验预防。如果一群别有用心的人介入其中,后果将难以预料。
对于孩子追星的现象,不能一味地禁止,否则容易引发逆反心理。相反,应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她明白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例如,可以通过设立学习奖励机制,让她通过努力学习来获得追星的小额支出。按照价格设定适当的难度,如果她表现不佳则无法获得支持,明确告诉她和义务是相等的。
如果无法陪同孩子参加演唱会,可以诚实地解释原因,并告诉她等到一定年龄就可以自由行。为她设定一个目标,比如考上大学后可以自己攒钱去演唱会。如果她混入了粉丝,需要持谨慎的否定态度,因为这可能引发她受到不良影响。可以顺着她的逻辑进行引导,强调她自身的变化更能为她喜欢的偶像增光添彩。
在粉丝中,一些人会利用偶像之名PUA粉丝。对此,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引导她:“你喜欢他为什么不努力为他念书买专辑?自己赚来的钱更有意义。”鼓励她进行solo追星,关注偶像本身而非过度参与粉丝圈的纷争。心智未成熟的孩子不适合混粉圈,solo追星通常也不会过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