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田子为相,孝道为先:原文解析母问孝与不孝

母亲问孝与不孝,这是关于为人子女最根本的道德准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的弟子有子(即田子)曾担任鲁国宰相,他以孝道为先,认为孝是百善之先,是做人的根本。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段话说明,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人,很少会去冒犯上级,更不会去作乱。因为孝道是仁的根本,是道德的根本。

孝道不仅仅是对父母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陪伴和关怀。要做到孝,首先要尊敬父母的意见,理解他们的辛劳,关心他们的健康。其次,要孝顺父母的意愿,不违背他们的心意,不让他们担心。再次,要孝顺父母的精神,让他们感到快乐和满足,不让他们感到孤独和痛苦。

不孝则反之,不孝的人不仅不尊敬父母,甚至还会做出伤害父母的事情。他们可能会忽视父母的健康,不关心父母的感受,甚至可能做出让父母蒙羞的事情。这样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孝道的原则,更是对人伦道德的破坏。

因此,作为子女,我们要时刻牢记孝道为先的原则,用实际行动来孝顺父母,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爱和关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