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这个典故其实很简单,它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故事是这样的:刘邦有一次在洛阳南宫举行宴席,看着那些开国功臣,他感慨地对留侯张良说:“我靠什么能得天下?”张良回答说:“您是凭借仁义和力量取得的。”刘邦问:“那为什么韩信、彭越等人的下场都不好呢?”张良说:“他们有勇无谋,只懂得用武力,不懂得顺应时势。但您不同,您是知人善任,能任用贤能的人。”刘邦又问:“那谁是可以托付后事的人呢?”张良想了想,说:“萧何。”刘邦问:“那谁是可以一起共患难的人呢?”张良说:“张飞。”刘邦又问:“那谁是可以托付后事,并且能安定国家的人呢?”张良说:“这就要看您自己了。如果真能做到仁爱,那么天下人都会归附您;如果真能以信待人,那么天下人都会信任您。这样,您就能长治久安了。”刘邦听了很高兴,说:“我虽然不能像您那样,但我会努力做到。”张良说:“您能这样做,那我就放心了。”后来,人们就用“孺子可教”来形容年轻人有出息,可以培养。这个典故告诉我们,识别人才、培养人才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家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