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力所不逮和力所不及

力所不逮和力所不及

大多数人可能直至生命终结时都不曾意识到,真正的自己究竟具备多么巨大的潜力。

对于追求卓越,这本身并非是什么不可言说的秘密。一个成熟且内心充满安全感的人,会坦然面对与他人的竞争。我们却常常抑制自己追求卓越的冲动,原因有二:

我们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认为自己可能无法持续保持这种优越状态。我们担心在领先之后再次跌落,那时的痛苦会比现在更加深重。

我们不愿让他人知晓自己追求优越的举动。我们害怕他人会嘲笑我们的不自量力,担心他们会用“你也配?”这样的想法伤害我们脆弱的自尊。在追求优越的过程中,我们无形中将他者视为竞争对手,这与我们“谦虚”、“与人为善”的道德观念相违背。我们害怕他人了解这一点,害怕他们将自己视为敌人,进而抑制了追求卓越的冲动。

就这样,我们仿佛驾驶着一辆车,一只脚猛踩油门追求优越感带来的安全感,另一只脚则猛踩刹车以避免他人评价和失败对自尊的伤害。车子在矛盾中艰难前行,我们感到疲惫不堪,同时困惑为何这辆车无法顺畅地向前奔跑。

因为我们在面对追求优越时,始终无法松开踩着油门和刹车的双手。一旦其中一只手用力过猛,我们就会立刻用另一只手更加用力地踩刹车或油门,以保持这种脆弱的平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

我们是否对所做的事情充满兴趣?

我们所做的一切是否仅仅是为了追求优越感,而无法从中获得真正的快乐?这种忽视兴趣的做法,会让我们难以产生持久的动力。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弱小的自尊”呢?答案在于多种因素:贫穷、资源匮乏、过于严格的教育、社会地位低下等任何不良的生存条件都可能影响自尊。影响自尊最为重要的因素,是真实而温暖的爱。

儿童对于这种爱的感知非常敏锐,他们能够迅速区分哪些行为是真正的爱,哪些行为只是为了父母的面子或需求。那些真实的爱,如同温暖的阳光深入儿童大脑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滋养自我的重要养分。它会帮助孩子形成坚定的信念:无论我成功与否,这都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因为爱给予了他们足够的安全感,让他们能够放下对比别人是否优越的担忧,去自由地探索世界,从所做的事情中感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


力所不逮和力所不及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