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位年过半百的于女士因患骨质疏松症而就医,寻求补钙的良方及避免进入误区。在与医生的交谈中,她惊讶地得知自己的饮食习惯是悄无声息地夺走她身体中的钙元素。而她意识到这个问题还在于这个饮食习惯在许多朋友间也存在。为此,她在厨房拍照了一张盐罐子的照片并配以一句话:“为健康计,适度‘无盐’!”提醒众人。
一、过量食盐的危害性
食盐虽然是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但摄入过多却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世界卫生建议每日食盐量控制在4至6克。适量摄入盐可保持内的离子平衡,而过量则会打破这一平衡。长期超量摄入盐,不仅会导致肾脏负担加重,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肾脏钠离子时会同时损失钙质,大量排钠即意味着钙质的流失,长期下来易引发骨质疏松等问题,对青少年和中年人分别会影响骨骼生长和易发胃炎、消化道溃疡和高血压等疾病。
二、加工食品需“无盐”或低盐
于女士透露,日常生活中她在烹饪时较为注意盐的使用量,但有个习惯是在喝粥时搭配咸菜,尤其偏爱各种重口味的肉酱。由于她常负责为孙子烹饪,早餐常包含面包,这些食品都属于高盐食品。食用这些食品时需要注意减少或避免加盐。除了这些明显的盐分来源外,许多加工食品中的钠含量也不容忽视。如火腿、香肠、咸鸭蛋等食品以及酱油等调味品都含有大量盐分和食品添加剂中的钠。食用加工食品时尽量做到“无盐”或低盐。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甜味饮料和饼干等也可能含有钠添加剂,购买包装食品和饮料时应注意查看配料表。
三、减盐妙招让食物更美味
我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也有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对于那些经常在外就餐、应酬较多或喜欢点外卖的年轻人,建议每周至少安排两次“无盐餐”,以促进健康。对于认为“无盐餐”无法的人们,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无盐餐”也可以做得非常美味。以下是一些建议:选择天然食物如水果、蔬菜制作沙拉;使用天然调味品如葱、姜、蒜、花椒等;采用少油烹饪方式如蒸、炖等,以保留食材的原味。在烹饪过程中,尽量减少使用蚝油。一些常见的中材如当归、枸杞、红枣等也可以用于调味,为食物增添风味。
(注:本文仅作信息分享,不涉及任何建议。若内容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