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让制是远古部落时期的一种制度,相信许多读者在中学课本中已经了解。简单来说,尧将君主之位禅让给舜,而后再由禹继承。禹尚未实施禅让,便由其子启通过世袭制取而代之。
禅让制的优点极为显著。相较于世袭制,禅让制拥有更多的优势:
禅让制虽然仍是君主选拔继承人,但其原则是选择贤能而非仅局限于家族内部。当家族中无合适人选时,这一制度能避免昏君的出现。其筛选范围相较于世袭制更为广泛。
新君主在经受漫长的生死考验后即位,会更为珍惜君主地位,并更易于体会民间疾苦。
禅让制选拔的新君主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其地位更为稳固,不易出现臣强君弱的局面。
新君主已是成年人,不易出现年幼即位、国政不稳的情况。
由此可见,无论在哪个时代,禅让制相较于世袭制都更具优势。历史最终选择了世袭制。这并不是因为世袭制本身有多好,而是因为它适应了当时的私有化进程。
随着的形成和货币等私有财产的出现,私有制度逐渐确立。在部落向部落过渡的过程中,人们的私心开始膨胀。“官天下”的局势不再,上层建筑受到冲击,君主亦希望君位能在家族内部传递。
正是“私有”二字,导致禅让制最终被世袭制所替代。禅让制虽然体现了贤能至上的理念,但在私有化的浪潮中,世袭制更能满足人们的私心,因此得以成为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