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三月是孟春还是仲春啊

三月是孟春还是仲春啊

中秋节到了,到处都弥漫着月饼的香气。人们的“中秋月饼”和“仲秋月饼”,究竟有何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

“中”字是我们最早学会的字之一,它所承载的概念也是小孩子较早接触的抽象概念。在各种体量、方位、时间概念中,都有这个“中”字的存在。古人用“内”字来解释“中”,意味着中间、内部。从这个角度看,“大、小,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汇中的“中”,实际上都在描述一种内在的平衡和位置。最早的“”与“畿内”几乎是同义词,显示了对中心的重视。

说到“仲”,它是在“中”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单人旁,最早与人事有关。可以形象地理解为“仲者,中人也”,这里的“中人”有两种理解。一是中间人,比如在争执中请来的仲裁者;二是年龄上既不是最大也不是最小的,比如古人称呼兄弟时,老大为伯,最小为季,而中间的就被称为仲。

仲字不仅用于人,也可推广至事物。比如四季中的仲春、仲夏、仲秋、仲冬,表示每个季节的第二个月。古人在提到八月这个月份时,更倾向于使用“仲秋”这个词。

到了宋代以后,“中秋节”逐渐成为全民的节日。与《月令》中的仲秋有所不同,“中秋”指的是八月的中间那天,也就是秋天的正中间。在诗词和文章中,人们更多地使用“中秋”、“中秋节”来称呼这个节日。


三月是孟春还是仲春啊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