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晴川阁:历史长河中的壮丽胜景
作者:杜相环知鱼斋
本文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感谢粉丝们的点赞、支持与打赏。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一座充满诗意与历史韵味的楼阁——晴川阁。这座楼阁与黄鹤楼隔江相望,被誉为“楚国晴川第一楼”、“三楚胜景,千古巨观”。
晴川阁的创建要追溯到明朝嘉靖五至八年间(公元1526-1529年)。当时的汉阳郡守范之箴,在修葺禹稷行宫时,被江边美景所打动,想起了唐崔颢《黄鹤楼》诗中的“晴川历历汉阳树”,于是决定创建晴川阁,让这一美景得以永恒。
建成后的晴川阁,气势恢宏。据现藏武汉市博物馆的明末清初江汉揽胜图和光绪末年照片,这座两层重檐歇山顶式的建筑,临江而立,背倚青山,俯瞰大江,兼具雄阔与隽秀之美。
在明、清两代,晴川阁声名远扬,四季游人如织。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文人墨客,来到汉阳必定要登上这晴川阁。在此,他们留下了无数佳作。
晴川阁的命运多舛,几经波折。从明万历元年(1573年)到清末,虽然多次,但总是遭遇战火、火灾等不幸。几经毁坏,也几经重建,每一次重建都保留了更丰富的历史记忆。
新成立后,晴川阁的工作几经波折,终于在1983年被列为武汉市全市十大工程之一。经过几年的努力,于1986年修竣,正式对外开放。
后的晴川阁占地386平方米,高17.5米。其建筑特色是麻石台基、红墙朱柱、重檐歇山顶黑筒瓦屋面,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走进一楼,仿绘古三镇图和天棚彩绘藻井相互映衬,二楼回廊环绕,为游人提供了休憩赏景的好地方。
晴川阁建筑群占地6600余平方米,除了主体建筑晴川阁,还有禹稷行宫、古铁门关、楚波亭、朝宗亭等景点。此次维修还清理、重铐了一些古碑刻,设置了其他人文景观。著名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教授还专门写了《晴川阁修复记》,全国各地数十位著名书法家也为晴川阁题写楹联匾额。
这座历经千年的楼阁,几经兴废,但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韵味。正如诗中所道:晴川胜景越千年,几度兴废韵依然。江畔楼阁映日月,诗韵长存天地间。
喜欢我的故事请点赞关注,我会继续努力,给大家奉献更多的历史文化遗产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