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的最后一夜被称作“岁除”,意味着一年的结束。这夜人们称之为“除夕”,越过除夕便迈入新的一年,这是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
无论身处何方,无论路途多么坎坷,人们都渴望在除夕之际与亲人团聚。这一天,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家人团聚在一起,用温暖的怀抱守护着彼此,送上最真挚的祝福。这是团圆的时刻,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和幸福。
春节的最大盛事之一便是回家。对于许多人来说,回家的过程就是一场心灵的狂欢。在温岭箬山地区,人们在除夕夜有独特的习俗。他们会在年前清扫房屋时留下的箻竹和掸子,在除夕夜门口点燃。这一传统习俗寓意着迎接新年的到来,祈求新的一年一切顺利。
当地有一句民间谚语:“廿四掸蓬壅,廿五赶长工。”这里的掸蓬壅就是打扫房屋的意思。民间相信,“尘”与“陈”谐音,扫尘就是“除尘布新”,意味着辞旧迎新,家家户户都会在这一天将一年的尘埃扫除干净,迎接新年的到来。除夕之夜,全家人会依次跨过门口燃烧的火堆,寓意着烧掉一年的晦气,迎接红红火火的新年。
除夕的重头戏无疑是年夜饭。鸡鸭鱼肉,烹炒炖煲,一家人围坐一桌,共享美食,畅谈家常。虽然大部分地区都是在晚上举行年夜饭,但在开化县的梓林村却有着早上吃年夜饭的习俗。村民徐雄滨介绍,当地有一个传统观念认为讨债必须在年前完成,吃了年夜饭之后就不宜再讨债。为了过一个安稳祥和的春节,家家户户都养成了早上吃年夜饭的习惯。清晨时分,村民们就开始忙碌起来,生火烧灶,准备丰盛的菜肴。到了上午九点左右,随着喜庆的鞭炮声响起,年夜饭正式开始。
而在武义县大田乡的徐村,每个除夕夜都是独特而充满欢乐的。除了过年之外,村民们还会准备自己的“春晚”节目。这个春晚不是的春晚,而是从1981年开始由村民们自发的。每年十月,村民们就开始准备春晚节目,各种才艺表演如独唱、儿童秀、婺剧和道情表演等都会登台亮相。近年来,徐村的春晚越来越有特色,还增加了篮球比赛、拔河比赛、打麻糍等活动。如今,许多来自上海、杭州等地的游客都会特地到徐村过春节,与村民一同欣赏春晚的精彩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