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鞋子的构造与其中底奥秘
当我们谈及一双鞋子的构造时,往往会联想到三个核心部分:鞋面(Upper)、中底(Midsole)和大底(Outsole)。如果将鞋子比作一辆车,那么鞋面就好比车身,中底则相当于悬挂系统,大底便是轮胎。显然,中底是跑鞋的灵魂,也是各大厂商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中底的作用究竟何在?以Asics的鞋子为例,白色的部分即为中底。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稳定性、缓冲和回弹,吸收运动中的冲击力,为脚部提供保护和舒适的脚感。如果把鞋底比作一层层堆叠的结构,最外层是大底,其上则是中底,再往上则是内底(Insole),通常由鞋垫(sockliner)来充当。
说到中底材料,不得不提EVA。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即EVA(Ethylene Vinyl Aate),因其良好的柔软性、橡胶般的弹性以及相对低廉的价格,成为众多鞋厂广泛使用的中底材料之一。
为了解决EVA材料的某些问题,将其与其他高分子材料混合,衍生出了多种不同的中底材料。例如Nike的Cushlon、Phylon、Lunarlon等。Phylon是一种二次EVA发泡材料,制作过程通过两次高温加热,控制温度来调整材料的密度。其表面较白且有皱纹,质地轻、弹性好、缓震性和稳定性强。作为Nike的专利技术,大多Nike篮球鞋都采用了Phylon中底。
除了Phylon,还有PU(聚氨基甲酸酯)、Phylite、Cushlon等材料也被广泛应用于中作。PU具有高密度和大重量的特点,持久性和缓冲能力强;Phylite是Phylon和橡胶的混合物,可用作中底或大底材料;而Cushlon则是轻量化、高回弹性的特点。
不同厂商还会采用其他独特的中底材料,如Adidas的Boost材料,它是使用的TPU(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这些材料通常会被放置在鞋子的中底之中或之上,用料越多,鞋子的价格也会相应提高。
再来看李宁的“云系列”跑鞋,其采用的中底材料“李宁云”是由EVA、橡胶等四种高分子材料聚合而成。这种材料根据密度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特性,高密度的李宁云具有PU的稳定支撑性能,低密度的李宁云则具有更高的弹性。
鞋子的中底部分是其最核心的技术所在,不仅关乎舒适度,更关乎运动性能。各大厂商为了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不断研发新的中底材料和技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