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已经过去大半,王大妈因为思念远在丽水农村的小孙儿,匆匆赶往杭州。她尚未踏入家门,便遭受了畏寒、头晕、恶心和乏力等突发症状的“”。初时,她以为是普通中暑,自行服用了藿香正气水并尝试刮痧疗法,但症状并未缓解。
随着夜幕的降临,王大妈的病情愈发严重,体温飙升至39.5℃。家人急忙将她送往浙江省中医院钱塘院区急诊科。医生潘晓幢发现王大妈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经过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右肺实变型炎症。经过呼吸科夜间紧急会诊,提示有重症肺炎的倾向,家人随即为她办理了住院手续。
尽管接受了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规治疗,王大妈的病情却没有好转。她的体温持续上升,还出现了胸闷气急加重的情况,氧饱和度更是降至88%,这显然是重症肺炎的危险信号。
主治医生王众海针对王大妈的症状进行了一系列检查,为了确定感染的原因和是否存在并发症,决定采用更快速和深入的检查手段——气管镜检查。
通过气管镜肺泡灌洗液的宏基因检查,真相终于浮出水面:造成王大妈感染的魁祸首是“鹦鹉热”,一种由衣原体引发的感染。这个结果让王大妈及其家属感到困惑和不解,因为他们从未接触过鹦鹉。
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副徐婷贞解释道,鹦鹉热衣原体的传播并不局限于鹦鹉,家禽如鸡鸭及其产物、羽毛同样可能成为传染源。王大妈家中饲养的鸡鸭可能就是这次病情的源头。
在特定治疗物的作用下,王大妈的体温迅速下降,氧饱和度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仅三天后,她就恢复了正常状态,并在医生的叮嘱下高兴地出院了。
徐婷贞副强调,鹦鹉热与常见细菌性肺炎在症状上非常相似,仅通过症状和肺部CT检查很难进行鉴别。鹦鹉热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迅速发展为重症肺炎。对于出现类似症状的患者,应及早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她也提醒广大市民注意家禽的卫生和防疫,预防鹦鹉热的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