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be”后面跟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时,通常构成被动语态。被动语态在英语中非常常用,用于强调动作的承受者而不是执行者。例如,在句子“The book was written by George Orwell”中,“was written”就是被动语态,强调的是“书”被写,而不是谁写的。这种结构在需要突出结果或影响,而不需要关注具体是谁执行了动作时特别有用。
此外,被动语态也常用于描述客观事实或普遍真理,因为这些情况通常不涉及特定的执行者。比如,“Water boils at 100 degrees Celsius”就是一个典型的被动语态句子,它描述了一个科学事实,但没有提及是谁发现或验证了这个事实。
在商业或技术写作中,被动语态也非常常见。例如,“The project will be completed by next month”这样的句子,将重点放在项目完成这个结果上,而不是谁将完成项目。这种表达方式使句子更加正式和客观,符合商业沟通的需求。
总之,当“be”后面跟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时,通常是为了构建被动语态,这种语态在强调动作承受者、描述客观事实或进行正式商业沟通时非常有效。通过使用被动语态,我们可以使句子更加简洁、清晰,并突出我们想要强调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