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些家长总是过分关注尺子上孩子的身高数字而忧虑重重。答案其实早已刻写在孩子的脸上。
孩子下巴前突,可能代表着骨骼发育更为活跃;鼻梁则往往意味着呼吸通畅无阻。黑眼圈淡的孩子可能生长激素充足,而颧骨不过高的孩子则可能骨龄发育正常。颈部线条清晰则暗示着代谢均衡。这些面部特征比基因检测更为直观明显。但家长们也需警惕,不要陷入外貌焦虑的漩涡。
曾经有一家三甲医院接诊过特殊的病例,一个12岁的男孩身高停滞在145cm。经过检查发现,长期口呼吸导致颌面畸形。矫正呼吸方式后,一年内就长高了9cm。
面部特征如同健康的晴雨表,专家如此表示。这一观点在网友中引发了争议,有人担心这可能会加重容貌焦虑。医生强调,观察孩子的面部特征并不等于做出诊断。
在我看来,这有点像天气预报,能够提醒我们注意健康状况,但无法决定最终的结果。真正的关键还在孩子的睡眠和运动状况。那些关于补品的广告是时候消停一下了。凌晨两点的灯光虽然亮着,但却无法照亮孩子的未来。相反,篮球场上的汗水才能真正浇灌孩子的成长。与其钻研面相,不如调整孩子的作息习惯。
那么,这种做法算不算另一种形式的内卷呢?这个问题就留给评论区去争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