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孝宗赵昚的《后赤壁赋卷》是以草书形式展现的,其纵为24.5厘米,横为101.4厘米,现被珍藏在辽宁省博物馆。
此作品虽为草书,但其表现出的风格却使人感受到一种从容自如、不温不火的大将风范。赵昚的书法没有连绵苟且的习气,每一笔都清晰分明,既独立又气脉连贯,易于辨识。单个的字都可以独立欣赏,即使脱离整体语境也不影响其美感。赵昚的书法风格有着自己的独特面貌,同时也受到唐宋书法家的深刻影响。他注重的正是苏轼所倡导的“真生行,行生草”之理。
关于唐人和宋人的书法风格,如果说唐人尚法,那么宋人则尚意。这种意境表现在赵昚的书法中也有所体现。从笔意、字势中都可以看到唐宋书家对他的影响。这一点在他的《后赤壁赋卷》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在解读这篇赋文时,我们可以注意到其中涉及的多个地点和事物,如雪堂、临皋、黄泥坂等。同时还有一些重要的动作和行为,如摄衣而上、登虬龙等,以及夜间的景色和孤鹤的出现等细节描写。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也展现了赵昚书法风格的独特之处。他的笔法既自然流畅又富有变化,充分展现了他对草书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这些都在他的《后赤壁赋卷》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