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农村中的“三大件”并不是很常见,这三大件指的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在那个年代,即使只有其中一件,也会让邻居们羡慕不已。我家就拥有一台缝纫机,但我却对自行车情有独钟。
1968年冬天的一个日子,我二爷家杀年猪,我大姑爷骑着新买的自行车从邻村赶来。他把自行车稳稳地立住后就去帮忙。那一天,仅有六岁的我也跑去凑热闹,看着大人们忙碌地抬猪进屋。而我却对那辆大姑爷的自行车充满了好奇心。
我好奇地东瞧瞧西,摇摇脚蹬子,看着高速旋转的后车轮,觉得无比开心。我试着从车梁下侧身蹬起了两脚蹬,但自行车失去平衡,左右晃动,差点摔倒。这惊险的一刻让我赶紧跳下来,再也不敢轻易尝试。
随后,我又按下了车铃,清脆悦耳的声音让我觉得更加有趣。当我看到车铃后面的四个小孔时,不禁好奇地将右手食入其中一个小孔,然后左手按下压把。没想到手指被无法拔出,我惊慌失措地大喊:“快来人呀!我的手拿不出来了。”
听到我的喊声,二爷迅速跑出来询问情况。我哭着告诉他:“二爷,我的手指头被了。”二爷十分和蔼地先拧下车铃,小心翼翼地按压把,终于将我的手指从车铃里轻轻拿出。他检查了我的手指,确认无大碍后嘱咐我:“孙儿,以后可不能再往车铃里插手指头了,要是夹折了可怎么办?”我点点头,郑重承诺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1972年春天的一个早晨,父亲终于买了一辆“凤凰”牌自行车。从那时起,我开始学习骑自行车。由于个子小、腿短,我只能骑在大梁上蹬脚蹬子,还不能坐在座位上骑行。尽管如此,我依然乐此不疲。
时光荏苒,距离第一次接触自行车已经快五十年了。那段经历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