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定公有意任命孔子为司寇,然而这一提议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鲁定公陷入了困惑,他打算找大臣们讨论一下再做决定。偶然间,他在路上遇到了左丘明,于是便向他询问对此事的看法。鲁定公对左丘明说:“我想让孔子担任司寇,你觉得我是否应该和大臣们商量这件事呢?”
左丘明沉思后回答:“鲁定公,孔子被公认为当今的圣人。如果他担任,可能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导致他们失去现有的。那么,您与那些可能因孔子担任司寇而失去的人商量,结果会如何呢?恐怕难以达成您的初衷。”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左丘明向鲁定公讲述了一个故事。在周朝时期,有一个人非常喜欢奢华的生活,他渴望拥有一件昂贵的狐皮大衣和一顿美味的羊肉宴。于是,他找到狐狸商量,希望获取它们的皮毛。狐狸们听后非常警惕,立刻通知同伴躲进山林。同样地,当他向羊求助索取肉类时,羊也迅速报信并躲藏起来。结果,他十年都无法制成一件狐皮大衣,五年也无法举办一次羊肉宴。
左丘明告诉鲁定公:“与错误的对象商量,是很难达到目标的。您现在想让孔子担任司寇,却与可能因此失去的人商议,这无异于向狐狸要皮、向羊要肉。二者本质上并无不同。”
后来的“与狐谋皮”逐渐演变成了“与虎谋皮”,意味着与老虎商量要它的皮。这比喻与所谋之人存在直接的利害冲突,事情必然无法成功。鲁定公,您需要谨慎考虑,避免做出可能引发冲突的决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