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金石的深度介绍
青金石,英文名称为Lapis la zuli,源于拉丁语。这是一种独特的不透明或半透明宝石,色彩从蓝、蓝紫到蓝绿色泽各异。它的稀有性使其在宝石界备受瞩目。佛教中,青金石被誉为吠努离或璧琉璃,被列为佛教七宝之一,并且是师佛的象征色彩。《石雅》曾描述其色泽如天,光辉灿烂如繁星点点。
清朝时期,由于青金石色泽如天,受到皇帝青睐,被作为御用之物,无论是朝珠还是朝带。这也使得青金石在古代成为上天威严崇高的象征。早在数千年前,古埃及人已经认识到青金石的价值,将其与黄金相提并论。和阿富汗也视青金石为瑰宝和国石。
青金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被中亚开发使用。在我国,则从西汉时期开始,当时称为“兰赤”、“金螭”、“点黛”等。自明清以来,青金石的尊贵地位因其色泽如天而更显尊崇,帝王对其珍爱有加。现今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清宫藏玉中,青金石雕刻品虽不足百件,但其珍贵性可见一斑。除了作为工艺饰品材料,青金石还用于珍贵颜料的制作。从古希腊、古罗马到文艺复兴时代,青金石被磨成粉末,用于绘制世界名画;在我国,甘肃省的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的彩绘也全用青金石作为颜料,其庄重珍贵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在中世纪的教社会,青金石还曾被用于绘制绘画中的圣母玛利亚的衣服,被称为“圣母蓝”,其所带来的神圣感觉令人震撼。青金石还是世界上最早被认为是“能量石”的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