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语“寿比南山”,源自古老的《诗经小雅天保》中的诗句:“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这里的南山,特指的南岳衡山。衡山因其长久的存在,被人们用来祝福长寿。
衡山被称为南山,这一称呼源于其地理位置。它位于的南部,属于五岳之一,故称为南山。衡山的祝融峰,因火神祝融氏长居于此而得名。在五行理论中,火对应南方;古代地理著作《周礼职方氏》记载,正南方向为荆州,其山镇便是衡山。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衡山为南岳,也称南山。
衡山与天上的轸星相对应,故被视为寿山。《史记》记载,衡山对应南方七宿中的轸星,其中一小星为长沙星,被认为主长寿,子孙昌盛。人们将南岳称为“寿岳”或“寿山”。
历代学者和文人都认同衡山为南山、寿山的称呼。如汉代的张衡在《天象赋》中提到:“长沙明而献寿”,唐代的李白在诗中也有“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的句子,老人星即长沙星,与寿岳息息相关。宋代徽宗崇宁四年朝拜衡山时更是亲自书写“寿岳”二字。明清两代的文献也都将南岳称为南山,并与其长寿的寓意相联系。如清康熙四十六年御书的《南岳庙碑记》开篇就说:“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而现代,《辞源》中的“寿岳”条目也明确解释为“南岳衡山”。
衡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天文对应以及文化内涵,被赋予了南山、寿山的称号,并成为了长寿的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