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回老家,看到邻居大妈在路边采摘一种蓬松的野菜,这种野菜引起了我的好奇。这不就是我小时候喂猪的”扫帚苗”吗?大妈却神秘地告诉我,现在城里人都抢着买,用来做包子比荠菜还要香!
其实,我小时候并不知道这种毛茸茸的野菜还有其他的用途。直到我看见大妈将嫩芽焯水后拌上蒜泥,尝了一口后,真的被它的美味所惊艳。它的口感脆嫩,带有青草的香气,回味还有一点甘甜。
这种野菜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蔬菜,它还有许多其他的价值。它的嫩叶含钙量高达牛奶的三倍。老杆晒干后还可以作为天然的扫帚使用。它的种子还是中材中的”地肤子”。
这么珍贵的野菜,却有着一些俗气的名字,比如”扫帚苗”、”猪毛菜”。在菜市场,我亲眼看到有些大妈嫌弃地撇嘴说:“这东西不是用来喂猪的吗?”
其实,这种野菜还有很多美味的做法。比如可以做成三鲜扫帚苗包子,口感鲜美;还可以用来炒鸡蛋,嫩滑清香,补钙又富含优质蛋白;还可以和腊肉一起炒,咸香脆嫩,化解野菜的涩味。除此之外,还可以做蒜蓉扫帚苗和扫帚苗炒粉条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采摘扫帚苗时要认真辨别,避免误采有毒的杂草。由于这种野菜纤维较粗,肠胃较弱的人建议少量尝试。
现在正是5-6月,扫帚苗最鲜嫩的季节。我妈妈已经催我去地里再摘一些,这次不是为了喂猪,而是给城里的老姐妹送去。谁能想到,当年在猪圈旁边的野菜,如今竟然成了养生的网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