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曾在这里是“竟然”的意思,表示意想不到的长度

在古汉语中,“竟然”一词的用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它不仅仅表示出乎意料,还常常带有一种惊讶和赞叹的意味。当我们说某事物“竟然”达到了某种程度时,往往是在强调这种程度之深、之广,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的。这种用法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尤为常见,通过“竟然”一词,作者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人物或事件的出乎意料之处,增强作品的表现力。

以《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文中写道:“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卒有秦兵,卒有伐赵者,必先击秦,报先王之仇,此臣之报德也。然秦兵去,赵王竟不召相如。”这里的“竟”就表达了赵王对蔺相如的出乎意料的冷淡,与之前两人结交时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变化和事件的戏剧性。

再如《资治通鉴》中的“赤壁之战”,曹操大军南下,势如破竹,孙权、刘备联合抗曹,周瑜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败退时,司马徽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当世用儒者,惟治《左传》、《国语》,此与兵书杂者。孤晓此,故使从事于军事。”这里的“竟”强调了曹操对周瑜才能的出乎意料的高度评价,也突出了周瑜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曹操的认可。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竟然”在古汉语中不仅表示出乎意料,还带有一种强调和赞叹的意味,通过这种用法,作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描绘出人物或事件的出乎意料之处,增强作品的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