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天气预报中频繁提及强对流天气,说起强对流,除了强降雨之外,冰雹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冰雹,俗称“雹子”“冷子”,是强对流天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冰雹具有哪些特性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冰雹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喜走山路的特性。研究表明,冰雹最常出没的地方与地形高度密切相关,青藏高原是其最为频繁的出现地。大体而言,冰雹的分布图沿着山系延伸,青藏高原、大兴安岭至太行山一带是其重灾区。天山、祁连山、长白山、云贵高原等地也是冰雹较为活跃的区域。
就时间分布而言,冰雹更喜欢在温暖的季节出现。全国范围内,冰雹主要出现在5-9月,这5个月的雹日占全年雹日的80%以上,其中6月为冰雹最为盛行的月份。但在不同地区,冰雹的表现存在差异。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冰雹更喜欢在2-4月出现,而在华南和西南地区,2-5月是冰雹的高发期。
那么,为什么温暖季节会产生冰疙瘩呢?冰雹的形成与积雨云密切相关,这种云也被称为冰雹云。在春夏季节,天气转暖,太阳照射下的地面变得滚烫,容易形成不稳定的空气。当高空有弱冷空气时,上下温差大容易引起空气的强烈对流,为冰雹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尽管冰雹的出现频率减少,但它对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以及带来的灾害损失仍然十分显著。公众仍需关注气象预报预警信息,科学防范冰雹灾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保持警惕,做好应对突发天气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