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卒一声吼,函谷关就开了”这句广为流传的话语,源自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著名事件——刘邦率军攻占函谷关。公元前206年,秦朝末年,刘邦率领的起义军兵临函谷关下,当时的守关秦军将领是董翳。按照秦朝的规定,函谷关每天仅开关两次,且每次开关时间有限,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敌入侵。
然而,刘邦的军队实力强大,且得到了关内一些地方豪强的支持。在刘邦的军队逼近时,关内的一些豪强纷纷向刘邦投降,这使得守军内部产生了动摇。最终,在刘邦军队的强大压力下,以及关内豪强的策反下,守关秦军将领董翳选择了开关放行刘邦的军队。
这一事件,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它不仅展示了刘邦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也反映了当时秦朝末年政治腐败、民心涣散的现实。从此以后,“戍卒一声吼,函谷关就开”这句话也成为了形容力量之大、声势之盛的经典名句,被后人广泛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