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五月的繁花似锦落幕,六月的热烈阳光照亮大地,端午节也随着诗意蹚步而来。有句诗说:“节分端午自谁言,传闻为屈原。”每年的阳历六月十日,我们迎来端午节,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文化内涵的节日。虽然很多人都知道端午节与屈原有关,但实际上它的起源远早于屈原。关于其起源众说纷纭,屈原的传说只是其中之一。在这一天,人们以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端午节还有一个被称为“恶日恶月”的说法,人们在这一天认为它是“毒日”,意味着不吉利。由于此时正值阳气极盛之际,民间认为“天下万物,含太阳气所生者,皆有毒蛰”,因此端午节的主题也围绕着驱邪避灾展开。人们会采取一些措施,如插艾草、兰汤沐浴等以求消灾祈福。
除了这些传统习俗,端午节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民间,感恩和不忘祖先是最重要的主题之一。这一天会举行庄重的祭祀仪式,与家人共进团圆饭成为当下的重要习俗。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会准备一些礼物以表达心意。
老人们常说:“端午送三样,不富也添喜。”那么应该送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了解。
会送蒲扇。在我们江西九江地区,端午节时会送蒲扇。老人们会亲手采摘蒲葵叶,修剪成各种形状,用宽布包边,制成实用又美观的蒲扇。人们也会选择购买蒲扇送给亲人,寓意送去清凉,驱走病害,祈福纳祥。
端午节这天,出嫁的女儿会带着美味的粽子回娘家。粽子不仅美味,还蕴丰富的寓意。“众子”的谐音寓意人丁兴旺,同时也有“功名得中”的期望,因为“粽”和“中”音近。送粽子还寓意驱赶蛟龙、纪念屈原等。
还有一种必送的礼物就是鸭蛋。在我老家,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送给亲友煮熟的鸭蛋。因为鸭子跟“压”谐音,寓意压制病邪侵扰,祝愿亲友端午安康,诸事顺利。
端午节是一个祭祀和驱邪避灾的日子,人们通过送礼来表达自己的祝福和期望。6月10日的端午节,送的这三样礼物——蒲扇、粽子和鸭蛋,是我们赣北地区的传统。希望家人们事事顺遂,长寿安康,日子越来越兴旺发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