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父与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父与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描绘父亲形象以及父子关系的文学作品中,父爱的深沉和温暖往往占据主流。像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张天翼的小说《包氏父子》等作品,都展现了父爱的伟大。这种情感是文学中的常态。在一些新的文学作品中,由于受到了“青年胜于老年”的进化论思维和强烈的反传统意识的影响,父辈的形象往往被作为旧文化的象征,受到批判和否定。这种挑战父权、叛逆性的创作,成为了一个时代的主题,如巴金的长篇小说《家》和曹琺的话剧《雷雨》等作品都有所体现。

相比之下,汪曾祺笔下的父亲形象则显得非常独特。在名篇《多年父子成兄弟》中,汪曾祺以平和、真实的笔触描绘了父亲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打破了常规的家庭叙事。他没有选择仰视的角度来描绘父亲的威严和崇高,也没有俯视来批判父亲的专横和冷漠。相反,他选择了平视的视角,让父亲的形象更加生动、真实。汪曾祺的父亲是一个随和、随性的人,他既不是严厉的父亲,也不是温柔的慈父,而是一个能与子女保持朋友般和谐关系的至情至性之人。

在另一篇名篇《我的父亲》中,汪曾祺进一步展现了这种特殊的父子关系。他的父亲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生活中充满了,同时也充满了关爱。这种关爱不仅让汪曾祺拥有了充实的一生,也成为了他生命中的重要参照。汪曾祺的文学创作,以及他的诗、画、烹饪等才艺,都是源于生活的陶冶,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表现生活的美好。而这种美好的源头,离不开他那位至情至性的父亲。

汪曾祺对父亲的书写,并非为了强调名士风度,而是为了展现父亲纯真的人性,这种纯真从未因任何因素而折损。这种纯真对于家庭、子女,甚至整个人类世界来说,都是最宝贵的。鲍国华所写的这篇文章,不仅是对汪曾祺的致敬,也是对所有像汪曾祺父亲那样纯真、至情至性的人的赞美。

来源:文化。


父与子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