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百科

记承天寺夜游节奏停顿

记承天寺夜游节奏停顿

初次阅读苏轼的文言文《记承天寺夜游》,我原以为这只是为了应对文言文习题的练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明白,这其实是苏轼中年时期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描绘了他夜晚失眠时的孤独心境,却成为了初中语文课本中一道独特的月光风景。

在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觉得孤独离自己很遥远。人到中年之后,我们才会明白,孤独其实是生命的底色。姜文曾在一部电影中被人问及:“为何你的电影背后总是一个人?”他回答说:“你以为你到最后不会是一个人吗?”这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孤独都是无法避免的人生常态。

苏轼在月色入户的夜晚欣然起行,原本以为欣赏月色会带来欣喜,却不料在月光下感受到更加深刻的孤独。他想要找到一位共同欣赏美丽月光的人,于是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幸运的是,张怀民也未曾入睡,于是两人一同在庭院中散步,共同欣赏月色。

月色如积水空明,水中的藻荇交织纵横,这是苏轼笔下美丽的夜景。若是没有这样一个朋友相伴,若是没有如此美丽的月光,苏轼或许无法感受到这一刻的人生惬意。张怀民不必是高山流水的知音,他只需是一个愿意共享生活、提供情感支持的人。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也需要这样的朋友,他们可以与我们一起分享快乐,共度难关。

苏轼和张怀民的经历让我想起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他们两人都是天涯沦落人,但早已相识。在这个月夜中,他们将贬谪的悲凉与赏月的兴趣完美融合,发出了深刻的人生感慨。

其实,有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呢?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他们这样的闲人罢了。作者在最后两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流露出自己的自怜和自嘲,这也是他在这个孤独的夜晚对人生的感慨。


记承天寺夜游节奏停顿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