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藏》之湖南珍宝琐评
被选中的湖南三宝,包括一件商代青铜器、一件西汉帛画和一件唐代瓷器,都蕴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
一、青铜器之韵:情话天地人
此次入选的青铜器,背后有着与众不同的前世今生。而其中的皿方罍,以其雄浑之美和完整的铭文引起人们的关注。它的名字“皿而全”,寓意着全活的一件铜器。它经历了一段三千多年的历程,从发现之初就面临分散的命运,器身与器盖一度身处异地。
皿方罍的器盖与器身,装饰集立雕、浮雕、线雕于一体,展现出古人精湛的工艺技巧。它身上最大的谜团在于器盖上的纹饰与器身倒置,这成为青铜文化中的一个谜团。如今,经过漫长的漂泊,皿方罍终于得以身首合一,成为湖南省博物馆的骄傲。
二、帛画:宇宙观的描绘
西汉长沙国丞相的夫人辛追墓中的帛画,展现了当时流行的宇宙观。帛画面分天地人间三部分,描绘着当时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研究者认为这是墓主人图,画着主人引路前行,天地之间有龙凤等神禽灵兽导引。这样的帛画,是古人对来世的期待,也是他们对天地人关系的思考。
三、瓷器:平民欢歌与诗意盎然
推荐的唐代青釉褐彩诗文执壶虽在瓷器中并不显眼,但其诗意却令人过目不忘。瓷壶上以行书体写着一首五言诗,充满了唐诗的浪漫与写实传统。瓷工在瓷胎上题写诗文,展现了平民化的倾向。这些诗文抒发离愁别绪、感叹世态炎凉、表现男女爱情等,都是对天、地、人的真挚表达。其中,《君生》等诗真情流露,让人动容。长沙窑的瓷器,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平民欢歌的载体。
四、酒壶与饮酒方式的变革
对于酒壶的壶嘴长短,节目中提到了饮酒方式的改变。从商周至汉晋,人们使用酒尊饮酒,需要用勺斗将酒舀到杯中。南北朝开始出现短嘴酒壶后,壶嘴渐长,可以直接将酒注入酒杯。长沙窑造出的带嘴酒壶,虽不如胡瓶雅致,却也能适应西方世界的习惯,其远销也就不足为奇了。
《宝藏》之湖南珍宝展现了湖南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这些珍宝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对天地人关系的思考。它们诉说着古人的情感、智慧和生活方式,也让我们更加了解湖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