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是广义上指能够电离出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盐的性质,对其进行分类整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牢记盐的溶解性
盐的溶解性对于理解盐的化学性质至关重要,尤其是盐与碱、金属单质以及其它盐的反应。复习时必须熟记各种盐的溶解性,因为盐的溶解性会直接影响其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
二、准确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盐的一个重要性质是其水溶液能与金属单质发生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这种反应主要取决于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位置。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在应用中需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况,例如钾、钙、钡、钠等金属不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铁单质在置换反应中生成的是亚铁盐等。
通过一些例题来进一步理解上述理论,例如:
例题1:有一种物质的溶液既能与锌发生置换反应,又能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这种物质可能是氯化铜。
例题2: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若滤液呈蓝色,则说明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铜,但不一定有硝酸银。因此向滤液中加稀盐酸不一定有沉淀生成。
三、全面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物中至少应有一种物质是气体、沉淀或水。但在实际反应中,还需要考虑反应物的溶解性。当盐与盐、盐与碱反应时,反应物都必须可溶。
例题3:能发生反应的是碳酸钾与氯化钙,因为两种盐均溶于水,且交换成分后有难溶的碳酸钙生成。
四、理解三个“不等于”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盐通常指的是食盐,但在化学中,盐是一类更广泛的化合物。同样,纯碱虽然是盐,但它的溶液显碱性,可以作为洗涤剂使用。硫酸铜和它的五水合物(胆矾)虽然都是盐,但它们在性质和用途上有一些差异。
例题4:关于盐和其相关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纯碱不是碱。
盐的性质复杂多样,熟练掌握并理解其相关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