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洁志士之室铭
山不巍峨而神韵长存,水不汹涌而精神常在。此虽为简陋之室,却以其高洁之德馨香四溢。青苔微绿点缀石阶,草色青翠映帘入内。谈笑间皆鸿儒往来,无一白丁庸碌。素琴可弹奏清雅之曲,金经可阅读智慧之言。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犹如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之雅境。诚如孔子所言:“何陋之有?”
诚矣,品德高洁之人,其居室亦充满馨香之气!《涤荡心尘的忠告》诸葛亮启示我们,修炼品德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习需心静,才能有所成就。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岁月如梭,意志需坚定,否则将一事无成。
《爱莲新语》周敦颐独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世间纷纷扰扰,能坚守自我、出淤泥而不染者,寥寥无几。
陆游的《书巢游记》展示了一个与书为伴的人生。室内藏书丰富,无论是饮食起居还是疾病悲叹都与书为伴。即使外界环境变幻莫测,也无法打扰他与书的交融。他笑称自己的居室为“书巢”,引客观之,客人们也被其深深吸引。
苏轼的《书舟作字》展示了一位泰然自若的书法大家在乘船时的情境。虽然周围环境险恶多变,但他作字依旧不少衰,这是因为他的内心经历丰富、修养深厚。
欧阳修的《诲学说》告诉我们,人必须不断学习,否则就会舍君子而为小人。玉不琢还是玉,但人如果不学习,修养和学识便会有所缺失。
张岱的《湖心亭观雪》记录了一次独特的雪景观赏经历。只有对美有独特追求的人,才能在冷寂的湖山之间寻找到绝美的雪景。
韩愈的《马说》让我们明白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真正的知己和贵人都是有识人之才的人。
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告诉我们,古之有所成者皆历经苦难。大任降临之前必先经历一番心志、筋骨、体肤的磨练,然后才能得其所愿。
司马光的《孙权劝学》记录了孙权如何劝勉吕蒙学习。吕蒙开始辞以军中多务,但孙权鼓励他涉猎见往事。最终吕蒙的才略令鲁肃大惊,感叹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更多诗意的生活点滴,尽在本周五晚21:15深圳卫视的《诗意》。让我们共同感受这些古典美文中所蕴含的深意与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