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本文为转载文章,内容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一、前言
时光荏苒,回到2019年初,那时频发,大量蜗牛星际NAS涌入市场。以我曾经花费的240元,我入手了人生中的第一台NAS——蜗牛星际B款。那时,我跟随网络教程,迫不及待地进行千兆改造,刷入黑群晖系统,然后利用它来下载资源、追剧、看电影、存储学习资料,确实方便至极。由于它的性能无法满足我的其他需求(如Docker上部署应用、影片实时转码),我最终停用了它。如今,随着NAS的普及,许多玩家已将其打造为家庭小型服务器,给大家带来了诸多便利。有感于此,我产生了在家组装一台高性能NAS的想法。
二、关于NAS的基础知识
1. 什么是NAS?
NAS,即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种连接在网络上、具备数据存储功能的设备,也被称为“网络存储器”。它是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以数据为中心,彻底分离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从而释放带宽、提升性能、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投资。其成本远低于使用服务器存储,而效率却远高于后者。
2. NAS能做什么?
NAS的功能丰富多样,如存储文件、满足家庭影音需求、协同办公、智能家居和远程下载等。具体来说,通过NAS,我们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盘,实现文件的存储和共享,避免资源禁或下载困难的问题。我们还可以利用NAS下载无损压缩的4K片源,建立自己的片库,配合软件实现家庭影音体验的提升。对于小公司或工作室,NAS可以助力多人协同办公,提高内容创作效率。通过安装Homeassistant等软件,NAS还可以融入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远程操控家里设备的功能。
三、NAS的选择
选择NAS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需求。或许你需要的只是一个硬盘柜,或是一台带硬盘的路由器。但如果你确实需要一台NAS,那么群晖和威联通是较为简单的选择,他们的系统易用,操作相对简单,且拥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和丰富的教程资源。
四、NAS的组装
以下是我的组装配置:
1. 硬件选择:
CPU:我选择的是i5 10400es,这款处理器功耗仅为35W,拥有6核12线程,性能足够强大。价格也相对亲民,我入手时大约700元。
主板:我选用的是华擎B560 ITX主板,兼容10/11代intel CPU,支持pcie 4.0。
内存:我选择了ddr4内存条,买了两根8g的。
散热器:选择了金河田3.8cm薄扇,散热效果好,价格实惠。
机箱:选用迎广MS04机箱,做工扎实,支持SAS/SATA扩展。
电源:使用蜗牛星际置换上的台达400W电源,模组设计,节省空间且性价比高。
硬盘:选择了16g英特尔傲腾SSD作为系统盘,仓库盘则选择了西数的4t紫盘。
2. 组装过程:
取出主板托盘,装入主板。
插入主板,安装电源,连接电源线。
连接sata线,插好主板跳线和指示灯线。
装入所有硬盘,接通电源,开机运作。
以上即为我的NAS组装过程。经过精心挑选和组装,我相信这台NAS将为我带来便捷和高效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