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学家长堂,深品传统韵味,共享千年文化盛宴。热爱传统国学、崇尚人文精神的家长们,每日只需几分钟时间,便可一同领略国学的博大精深。
,一个诗歌的国度,古诗堪称国粹之宝。走进古诗的世界,便是开启了一扇发现美、感悟美的心灵之窗。
今日,在国学家长堂,我们一同学习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感受晴雨交替中西湖如西子般美丽的魅力。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疏解如下:
晴朗时西湖水光潋滟如画般美丽,雨雾中山色空濛更显神奇。
我想把西湖比作越国的西施,无论是淡妆还是浓妆都同样美丽动人。
解读:
苏轼的这首诗,妙用叠字,生动描绘了西湖晴雨变化的美景。我们之前或许欣赏过一副概括西湖风光的对联,此联将西湖水光山色的变化描绘得恰到好处。
但当我们仔细比较这副对联与苏诗时,会发现对联的表现力相对于苏诗稍显单薄,因其只使用叠字手法,表现手法较为单调。
苏诗的前两句本身就是一副绝佳的对联,无论是“水光潋滟”还是“山色空濛”,都妙不可言。而后两句更是神来之笔,以西施比喻西湖,将西湖的变化比作的梳妆打扮,异常生动可感。这种反其道而行的比喻方式,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解读,前人有所分歧。但通过在苏轼的另一首《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一)》中寻找答案,我们可以确定,“淡妆”指的是晴天的水光潋滟,“浓抹”则是雨天的山色空濛。这样的解读使得整首诗更加和谐统一。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我们可以参考苏轼的另一首诗《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这首诗描述了早晨阳光明媚和傍晚细雨淅沥的景象,与《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描述相互印证,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淡妆浓抹”所指的景物。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佳作,通过深入解读和比较,我们能更全面地领略到国学的韵味和苏轼的文学才华。在国学家长堂,我们与热爱传统文化的家长们一起,每日品味国学之美,共同享受传统文化带来的精神滋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