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长江信息报的记者黄诚成采访了多位市民和老师,就新学年二年级语文课本取消全文注音这一变化进行了深入了解。
市民李女士反映,她的孩子在开学后收到的新课本中,二年级下册的语文课本取消了全文注音。这让她和许多其他家长感到担忧,担心孩子无法适应没有拼音的课文,影响学习效果。
记者了解到,今年的二年级语文课本确实取消了全文注音,而改为单字注音。对此变化,东方红小学的汤黎老师解释说,这是为了让学生更准确、更深入地学习字的发音和含义。新课本中除了课文外,还增加了识字、口语交际、语文园地等部分,内容更丰富有趣,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虽然对一些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这种变化可能带来一些挑战,但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这种变化并不会造成太大的困扰。
汤黎老师还提到,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适应这种变化,她建议学生们提前预习课文,多读多了解。在课堂上,她会留给学生们自主阅读的时间,鼓励他们尝试先了解课文的意思再听课。“多认少写”的原则也在这册课本中得到体现,帮助孩子们大量识字。家长们在购买课外书籍时,也应该尽量选择不带拼音的书籍,让孩子依靠自己的识字能力去阅读。
岳阳楼区岳城小学的葛欣老师也谈到了这一变化的影响。她认为,对于坚持阅读的孩子来说,取消全文注音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反而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认字能力。对于阅读能力稍差的孩子,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孩子每天有所进步就是好的。同时她也强调,家长不应过分追求孩子的识字量攀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节奏和进步速度。
针对这一趋势,家长们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可以提前帮孩子预习课文,增加孩子的阅读量以提高识字量。不必过于严肃地教导孩子识字,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记住,孩子的进步不是用来攀比的,只要看到孩子在不断进步就已经足够让人欣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