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社会,风险无处不在且不断流转,弱势的支持和救助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构建坚固的社会安全网并衡量文明进步,系统化的保障与帮扶体系必须得以建立。针对此,浙江工商大学慈善学院的杨方方教授在其著作《筑底共同富裕:人道慈善与扶弱助残》中,围绕“打造共同富裕的坚实基座,助力生理性弱势在共富之路上稳步前行”这一核心主题,提出了深入且前瞻性的观点。
一、核心理念:构建共同富裕的坚实基座
杨方方教授强调,为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宏大目标,必须重视慈善事业与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这两者共同构成社会的“底座”,其中五大领域——红十字事业、慈善事业、残障事业、女性保障事业及未成年保障是重点。
在红十字事业方面,需要从“大而全”向“专而精”转型,提升应急服务专业化水平并推进生命教育,从而更好地保障生命尊严。慈善事业作为第三次分配的价值担当,与社会保障制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残障事业需要围绕“融合”为核心,加强残疾预防工作,并促进残障人士的社会连接和自立能力提升。女性保障事业和未成年保障则分别关注提高女性角色选择自主性和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二、学术贡献与改进空间
杨方方教授的著作综合运用了社会学、管理学、福利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该书不仅深入探讨了风险传递规律和弱势类型的内在联系,还为改善弱势生活状况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于如何进一步完善该领域的探讨,杨方方教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加强对老年的关注;增强内部衔接,深化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之间的互动机制;引入更多跨学科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深度等。这些建议不仅体现了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敏锐洞察力,也反映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筑底共同富裕:人道慈善与扶弱助残》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视角来审视和解决弱势问题。杨方方教授的观点和建议为我们构建共同富裕的坚实基座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思路。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