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篇小叙:CPU的性能优劣,可从其主频这一重要指标来初步判断。
1. 频率是何物?
频率描述的是某事件在单位时间内重复发生的次数。
2. CPU主频是何物?为何提高主频能提升CPU性能?
CPU的主频代表其内部数字脉冲信号的振荡速度。主频越高,意味着在一个时钟周期内,CPU能执行的指令数越多,其运算速度也就越快。
假设有10条指令需执行,如果CPU主频较低,执行这10条指令可能需要10秒。但如果提高CPU的主频,比如达到每秒能执行2条指令的速度,那么:
【1】执行那10条指令仅需5秒——执行相同数量的指令,时间减少,CPU运算速度提升。
【2】在10秒内,可以执行20条指令——相同时间内,执行的指令数增多,CPU性能提升。
实际上,【1】和【2】是同一件事的不同表述方式。
3. 基准频率是何物?
基准频率是电子设备中控制和同步各种操作的基本时钟频率,决定了整个设备的运行节奏。在计算机中,它涵盖了CPU乃至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基准频率。
CPU的基准频率与计算机系统的基准频率、系统总线的基准频率是一致的。
以不太准确的比喻来说,想象你有一瓶可乐,瓶盖(CPU)和瓶口(系统总线)的尺寸代表频率。瓶盖和瓶口需尺寸相匹配,才能紧密配合。这正如千古一帝所倡导的“车同轨”理念。
4. 主频、外频、倍频之间的关系
在早期,CPU的工作频率与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是同步的。那时,不论选择哪种频率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基准,都能实现“车同轨”。
但随着技术的发展,CPU的频率提升迅速,远超过其他设备。计算机系统的基准频率只能以其他设备的工作频率为准,即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
为了再次实现“车同轨”,我们需要让CPU的基准频率与其他频率相匹配。“CPU的外频”应运而生,它代表了CPU的基准频率、计算机系统的基准频率以及系统总线的工作频率。
与此由于CPU的工作频率远大于其基准频率,两者之间的比值即为CPU的倍频。这时的CPU工作频率即我们所说的CPU的主频。
我们得到公式:CPU的主频 = CPU的外频 × CPU的倍频。这也是CPU超频的理论依据。
5. 超频与锁倍频的解释
超频是为了突破CPU性能瓶颈,追求更高性能而提高CPU主频的行为。具体来说,就是想方设法调整公式中的外频或倍频来提升主频。
注:CPU的外频由计算机主板上的芯片组设置,而CPU的主频和倍频则由CPU厂商设定。
对于倍频的调整实现超频需要主板的支持,并且CPU需要能够调整倍频。如果CPU不能调整倍频,则称为锁倍频。
最后简单介绍一下“睿频”。睿频是一种根据任务负载自动调整CPU性能的技术。与超频不同,睿频始终在设定的频率范围内工作,而超频则是通过人工手动提高CPU主频来实现性能提升。
CPU的主频是评估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关于主频、外频、倍频的关系,只需理解“CPU的主频 = CPU的外频 × CPU的倍频”这一公式即可。超频指的是提高CPU主频的过程,需要主板支持且CPU未锁倍频;而睿频则是一项智能管理CPU的技术。
温馨提示:
此文是作者通过查阅书籍和网上资料整理而成,用于学习和分享。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因人工整理难免出错,如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欢迎读者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