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国内部分地区发生公众误食野生蘑菇导致食物中毒的事件,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这一情况,海南省食品安全办公室发布了今年的第4号食品安全消费警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切勿食用野生蘑菇。
据了解,海南省的野生蘑菇资源相当丰富,但误食有毒蘑菇导致的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毒蘑菇的毒性成分复杂,中毒症状多样,包括恶心、呕吐、流口水、流泪、精神错乱、急性贫血、黄疸、脏器损伤等。目前针对毒蘑菇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严重中毒者可能危及生命。这类中毒事件在全年都有发生,尤以夏秋季为主,主要是因为家庭误采、误食所致。
对于这些有毒的野生蘑菇,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认真识别,避免误食。
为了预防毒蘑菇中毒,海南省食品安全办公室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轻信民间或网络上流传的不可靠的识别方法。目前尚无简单、易行、可靠的鉴别手段,因此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不要采摘、食用、购买不明品种的野生蘑菇。
海南省食品安全办公室再次强调,如果在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呕吐、腹泻、极度口渴、盗汗、、晕眩、体温下降等中毒症状,应立即进行催吐并尽快就医。保留毒蘑菇样品以供救治人员参考,以便更准确地进行治疗。生命至上,切勿因一时大意而冒险尝试不明野生蘑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