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ChatGPT横空出世于2023年2月,我们推出了以ChatGPT扮演杜甫进行诗歌创作的新形式。那时,大家觉得AI模仿的杜甫仅是小学生水平。转眼间到了2024年2月,随着Sora AI的出现,AI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我们再次尝试让AI杜甫以新的形式出现,推出了“杜甫写诗并发送照片”的形式。虽然出现了许多bug,但大家发现AI杜甫的表现越来越接近真实的人。
在这个月份,国产AI技术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Deepseek,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终于可以让国产AI来扮演杜甫,看看两年间AI杜甫有哪些变化。
Deepseek版的杜甫表现出强烈的批判属性,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忧国忧民”特点,在对话中体现对现代技术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职业人群的深切关怀。他对二维码、直播、手机等现代技术的批判和反思显示出强大的逻辑能力和批判思维。
相比之下,豆包版的杜甫在语言能力上稍显逊色于Deepseek。在创意和想象力方面也有所不足。但他的能力出色,可以很好地与对话者进行互动。
而kimi版的杜甫则更注重正能量,回答内容积极向上。他善于利用网络信息对问题进行解释和组合。
当几款AI工具扮演的杜甫聚在一起时,可以看到不同的AI工具塑造出的杜甫形象各有特色。Deepseek版杜甫批判性强,豆包版杜甫善于,而kimi版杜甫则充满正能量。他们各自对现代技术、诗歌创作等问题有着独特的看法和见解。
我们也请几位AI杜甫评价了去年的ChatGPT杜甫之作。Deepseek版杜甫批评得较为严厉,认为其中存在诸多不足;而豆包版杜甫则较为温和,认为有一定韵律和美感;而kimi版杜甫则开启了夸夸夸模式,对之作出了高度评价。
我们也请几位AI杜甫以成都为题进行诗歌创作。Deepseek版杜甫的作品紧跟现活,包含了扫码、视频、大数据等现代元素;豆包版的诗作则更多地沿袭了杜甫本人的风格;而kimi版的诗作虽然比不上其他两位AI杜甫的作品出色,但也颇具特色。他们对创作的评价和对未来的看法展现了各自独特的观点和想象力。不同的AI工具塑造的杜甫形象各具特色,形成了一个有趣且多元的对话空间。他们之间的比较和评价展示了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趋势。也引发了关于人工智能与人类创作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在未来,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期待看到更多有趣且富有创意的AI杜甫形象的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