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夏季之后,南方雨水充沛,空气湿润,气温逐渐上升,这样的环境为蚊子提供了良好的繁殖条件。蚊子是多种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如登革热、疟疾、乙型脑炎等,同时个别体质敏感的人还可能会发生虫咬皮炎、感染甚至休克。
自古以来,中草在防蚊虫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明代《卫生易简方》中记载,使用荠菜花枝制成挑灯杖可以祛除蚊子。明代的其他文献还提到了鳖甲、芫花、苦参、藜芦等中草用于驱蚊。除此之外,还有驼屎、虾蟆等也都有驱蚊效果。据古籍记载,驱蚊中草频次前十名依次为:浮萍、鳗鲡鱼、夜明砂、社酒、雄黄、鳖甲、川芎、芫花等。艾草、菖蒲、薄荷、藿香等中也具有驱蚊功效。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常用的驱蚊类中及小妙招。
1. 浮萍、羌活、苍术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引用孙思邈的验方,五月取浮萍阴干,烧烟可以驱蚊。浮萍与羌活、苍术等中都是辛香开窍、化湿辟秽之品,特别适用于长夏交蒸的季节。
2. 艾叶
端午节前后,多地民俗习惯用艾蒿数枝挂于门旁,它具有祛邪和防虫的作用。艾蒿燃烧后形成的烟雾中富含挥发油,具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真菌的作用。
3.苦楝花
苦楝花与柏子仁、石菖蒲等配伍做成香篆使用,有驱蚊效果。其中的夜明砂为蝙蝠的粪便,蝙蝠以蚊为食,是蚊子的克星。苦楝子是极苦寒的物,临是一味功效良好的杀虫。苦楝花则多用于香薰疗法,兼具驱蚊作用。
4. 荠菜花
荠菜是早春常见野菜,其枝叶和花被灯火熏烤时能散发出具有驱蚊效果的香气。我们可以将荠菜阴干后悬挂于墙角或作为插花,既能美化室内环境又能驱蚊。藁本具有浓烈香气,临床常用来发散风寒,取其水煎液外擦餐具餐桌,有消毒防蝇之效。值得注意的是迷迭香走窜之性较强,用量不宜过大且应远离孕妇。薄荷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可驱散蚊虫并对无害。丁香中的丁香酚和丁香油具有抑菌杀菌的功效同时其香味浓郁可有效驱蚊。此外像夜明砂烧烟辟蚊及鳗鲡鱼骨烧烟也有驱蚊效果。文中还介绍了常用的止痒酒配方驱蚊香囊的制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和温馨提示可供参考制作使用十分方便实用是一款实用的家庭必备用品该来源表示来自于广东中医通过经视健康家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