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验

太阳的深刻含义有哪些

太阳的深刻含义有哪些

来源:日报新篇

夏至已至,解读夏至背后的天文奥秘

制图:陈晓劲创意呈现

在每年的6月21日,我们迎来了夏至这一特殊的日子。那么,夏至中的“至”是何意义呢?它仅仅是表示到来的意思吗?实际上,这里的“至”代表的是极致,强调了天文层面的极致体验。这其中有两层内涵值得探讨。

夏至标志着北半球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的最长。在这一天,除了海南等少数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间均达到一年中的峰值,昼长夜短,越往北走昼越长。比如哈尔滨的日照时间约为16小时,南京则能维持14小时的日照,即便在热带城市海口,也有13小时的日照时间。

夏至也代表着太阳高度角的最大时刻。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入射方向与地球地平面之间的夹角。古代利用日影测时的日晷,在夏至这一天,太阳光直射晷针,晷面上无法形成影子指示时刻。这一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此时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区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至这天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实际上,整个二十四节气都与太阳高度角息息相关。古人通过观察太阳的移动和物体的影子变化,逐渐发现了夏至日影最短和冬至日影最长的现象。通过测量相邻两年的冬至时刻,他们确定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之后结合气候寒暑变化规律,逐步确立了春分、秋分以及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节气,精准勾勒出一年的四季画卷。

虽然夏至日照时间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但它是否就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呢?实际上,虽然夏至时节的气温确实较高,但由于光照时间长、地表太阳辐射充足,热量仍在继续积蓄。我们会在夏至之后,迎来夏季最热的两个节气——小暑和大暑。值得一提的是,气象学上对于高温和酷暑有明确的定义: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超过35摄氏度被称为高温,达到或超过37摄氏度则称为酷暑。

夏至虽热,却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期。“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感受夏日的生机与繁荣吧。本文由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专家撰写,本报记者李红梅整理采访内容。


太阳的深刻含义有哪些

你可能也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