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清欢”?一直令我费解。
这个词,仿佛是云端之上的飘渺诗意,亦或是生活中难以捉摸的美好。即便是百度的解释“清雅恬适之乐”,也难以捉摸其真正的内涵。“清雅”与“恬适”这两个词汇,虽然各自有其独特的含义,但组合在一起,却仍让人感到有些模糊。翻阅字典,“清雅”意为清新脱俗,“恬适”则是安静舒适之意。那么,“清欢”便是清新脱俗的安静愉悦之感吗?这样的解释似乎仍然无法触及其核心。
对于这个词的感知,更多是从生活中体会得来。苏轼的一词中曾言:“人生有味是清欢。”这是经历人生风雨后的淡然与领悟。那时,苏轼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历经生死劫难后,与友人一同享受平淡的生活,品茶、赏景,心中涌起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这样的“清欢”,是心灵得到放松的心境,远离的纷扰,回归生活的本质。
再观陶渊明的“清欢”,与苏轼有着别样的韵味。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选择归隐田园,过起了简朴的农夫生活。他的“清欢”,源于对生活的满足与珍惜,即便是生活清贫,也能在简单的劳作中找到乐趣。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便是他的一种清欢。
至于“清欢”具体是何模样,确实难以言传。但在我眼中,王安石的“垂柳下,荷塘边,秋枰落子意清闲”,周作人所说的日常生活中的小确幸,都是清欢的体现。还有李清照的与丈夫品茶猜典,那种简单而又温馨的家庭乐趣,也是清欢的一种。
“清欢”,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微小满足,更是心灵上的一种净化与享受。它能源于生活的点滴,也能源于人生的领悟。林清玄的解释“清淡的欢愉”,或许更接近其真谛。这种清淡的欢愉,是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是心灵深处的宁静与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