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灰色:认知与自我保护的双重重要
思思是一位刚刚进入金融公司实习的大学生,她的部门经理郭总对她颇为照顾。一晚加班后的宵夜之约,却成为思思永生难忘的噩梦。
在那晚,郭总邀请思思去吃宵夜,思思难以拒绝。在餐桌上,郭总的行为让思思感到不适。尽管她试图挪开身体,询问郭总的意图,但得到的回应却让她陷入困惑和不安。
郭总提议谈论工作事宜,并带思思前往一家快捷酒店。在那里,思思开始怀疑这背后的意图。面对郭总的言语和举动,她感到害怕和困惑。尽管她试图离开,但担心得郭总,担心自己的职业前景。最终,她被郭总强行留在房间,遭受了犯。
事后,思思陷入深深的抑郁。她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属于。在我国,被定义为违背妇女意愿、采取强制手段压制妇女的行为。而灰色则是一种非、非自愿的性骚扰、性接触。这类事件常常发生在熟人、亲戚甚至同学之间,伴随着胁迫,让人难以明确拒绝。
一项大型网站关于职场性骚扰的调查显示,有40%的女性表示自己曾遭受过办公室性骚扰。高校中同样存在性骚扰问题,且数量不容小觑。为什么工作场合和学校成为性骚扰的重灾区呢?这其中涉及个体间权力不对等、证据难以获取等诸多因素。由于地点隐蔽、时间跨度长等原因,事后认定、取证、举证有一定难度。加之可能面临名誉、报复、升职等威胁,使情况更为复杂。
遭遇性骚扰时,会面临许多声音,其中最多的就是“有论”。这种言论让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甚至被推到“魁祸首”的位置。我们要明确一点:遇到侵犯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然后勇于反抗。我们也不能忽视间的性骚扰以及男性,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同样需要关注和保护。
如何保护自己呢?如果在公交车、地铁上遇到性骚扰,一定要敢于反抗,用言语或行动制止。如果是在职场中遇到,不要忍气吞声,要坚决不屈服,收集好证据,及警。
法律上,在判定是否构成时,同意与否非常关键。但同意并没有模糊的界限。真正的同意来自积极的肯定,必须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做出,基于事实之上。我们要清楚:无论男女,遇到侵犯时,首先要保护好自己,再勇于反抗。当我们不是被害者时,应该为撑腰,而不是袖手旁观或传播谣言。
参考资料:
1. 广州普法:《女子遭司机,为留证据竟要求别,专家这样说……》 2020-11-02
2. 日报:《关注:重灾区竟然是办公室!关于性骚扰人有这3大盲区》 2018-04-21
3. 妇女报:《关于概念的再澄清:同意没有模糊的界限》 2019-11-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