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指的是土地和谷物的象征。在广州这座繁华都市之中,隐藏着一座历史悠久的谷神庙,又被广州人亲切地称为“祖庙”。它还有个更为人们熟知的名字——五仙观。这座观历史悠久,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为了祭拜五位仙人而建。
历经岁月的洗礼,五仙观内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遗迹,如仙人拇迹、石麒麟、大钟、石对联、石碑石刻等。如今,五仙观经过精心修缮后重新开放,山门虽已重建,但门前的两只麒麟自建观之初便矗立在此。由于岁月的侵蚀和地质的不稳定,麒麟的面部已难以分辨,但它们依然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些麒麟是由漱珠岗的火山岩刻制而成,堪称国内罕见的珍贵文物。
走进五仙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原山门的石门额,上面刻着“五仙古观”几个大字,字迹清晰,出自清同治十年两广总督瑞麟之手。穿过山门,一木制屏风映入眼帘,名为五仙霞洞,上面雕刻着五仙观全盛时期的景象。据说,当年五仙观位于珠江沿岸,有两个由江水冲击而成的岩洞,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岩洞已经不复存在。
绕过屏风,便是正殿。广场前有一对石对联,上联“羊去石存遗迹宛在”,下联“瑞…垂荫有年”。这对对联是五仙观时在地下挖掘出来的,得以保留至今。正殿供奉着五位仙人,关于他们的传说有多个版本。其中,《广东新语》一书中记载了一个广为流传的版本:晋朝时,吴修为广州刺史,尚未到任,便有五仙人骑五色羊背着五谷降临广州。吴修于是在厅堂上绘制五仙人像以示祥瑞纪念,并将广州称为“五仙城”。广州的五仙观便是为了纪念这五位仙人而建,观中供奉着他们的雕像。
正殿后方墙壁上镶嵌着一块石碑,这是宋代五仙观时雕刻的碑记,是现存最古老的石碑。绕过正殿,便来到了岭南第一楼。这座楼比越秀山上的镇海楼还要早十几年建成,曾是广州城的制高点。楼内有一口大钟,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才会敲响,因此被称为禁钟。
在大钟楼的一侧,有一处红砂岩地貌,由江水冲积而成。上面有一处形似脚掌的凹陷,以及几个类似脚趾的小凹陷处,这就是传说中的“仙人拇迹”,羊城的传说也由此而来。
如今的五仙观周边已建成许多文化和娱乐设施,不时举办民间曲艺演出和风俗展示等活动。附近有一条著名的小巷子叫做甜水巷,巷内保留着广州传统的竹筒屋,这些房屋依靠天井通风、采光和排水,内多建阁楼。
五仙观作为广州的历史见证,已经重新装修后对外开放。这里不仅有羊城的历史,还是古装打卡拍照的好去处。欢迎大家前来一探究竟,感受广州的历史与文化魅力。
